在開始燒窯前,要根據(jù)所燒坯釉的特點決定一個升溫和降溫的曲線圖。曲線的分布情況與下列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:
1、高溫結晶相的生成與轉變及坯的特性。中等大小的窯,燒制白瓷的升溫速度約在下列范圍內:脫水期--每小時升溫20-40℃,一直燒到500℃為止;氧化期--每小時升溫50-70℃,從500℃至900℃左右為止;;--每小時升溫25-35℃,從900℃到1350℃左右為止;保溫期--每小時約升溫5℃到15℃左右。我國瓷器一般在1320℃左右燒成,但目前有些產區(qū)瓷廠的窯火溫度實際上有向高溫燒成溫度發(fā)展的趨向,可以控制燒窯的溫度。入窯氣體溫度高,則有利于燃燒和升溫,采用預熱空氣的辦法可以提高入窯氣體的熱值,從而提高燒成溫度。
2、坯體的厚度和大小,坯體的溫度傳導系數(shù)。
3、坯體入窯時的含水量。
4、坯料的組成和純度。
5、窯的型式、構造和容量,以及裝窯密度。